专家: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 董林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娟
当地时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宣布消息,今年第2号台风“鲇鱼”已造成菲律宾172人死亡、110人失踪、8人受伤。4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慰问电。
据悉,台风“鲇鱼”整个生命史最强只到达热带风暴级(8级),在台风级别里算是比力弱的,缘何一个“弱台风”致灾性却这么强?对台风防御方面有哪些启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董林。
台风“鲇鱼”的生命史是怎样的?
4月10日8时,今年第2号台风“鲇鱼”(英文名称:Megi;名字来源:韩国)在菲律宾东部近海海面生成。4月12日下午,“鲇鱼”由热带风暴级削弱为热带低压,12日20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在“鲇鱼”短暂的生命史中,它的强度变化不大,中心四周最大风力维持在8级左右(最高到达20米/秒),从台风品级上来看,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台风”。
今年第2号台风“鲇鱼”路径图
“鲇鱼”在生长、路径上有哪些特点?
董林介绍,从路径上来看,“鲇鱼”最大的特点就是盘旋,路径“行走”不远,所以其云系给盘旋的区域(菲律宾东部近海)带来了连续降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等地累计降雨更是不行小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在“鲇鱼”生成之前,从4月初开始,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已经在菲律宾中部维持了一段时间,这也给当地带来了连续的降水。
在“鲇鱼”生成前,热带辐合带已经在菲律宾中部“盘踞”(4月7日图)
热带辐合带是热带地域主要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是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所在,它“盘踞”的地域因为热带云系比力活跃,经常会带来明显降雨。今年第1号台风“马勒卡”(强台风级)和2号台风“鲇鱼”,都是在热带辐合带中生成的台风。
今年第1号台风“马勒卡”和2号台风“鲇鱼”路径图
另外,今年第1号台风“马勒卡”对“鲇鱼”的路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由于双方在行进中逐渐靠近,形成了“双台风效应”。体型比力大的“马勒卡”对处于弱势职位的“鲇鱼”有一定“拖拽”作用,“鲇鱼”生命史的后期结束原地彷徨启动东移,就是受到“马勒卡”外围环流的影响,“鲇鱼”的云系逐步被“丝化”,最终并入“马勒卡”中,这也是其生命史如此之短的原因之一。
“弱台风”的影响一定小吗?
气象上以台风中心四周的最大平均风速来评定台风的强弱,但这只是风力方面的评估,台风致灾性影响往往还与降雨几多、地形、当地承灾能力等有关,所以弱台风的影响和破坏力纷歧定小,不能看到级别比力弱的台风,就“小看它”。
此次“鲇鱼”的强度比力弱,但台风影响的区域主要在菲律宾中南部,这块区域地形偏低、土质松软,连续的强降水引发了多起山体滑坡。据悉,莱特省的拜拜市,是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域,该市共有十多个乡村发生差异规模的山体滑坡。4月11日,拜拜市的坎塔格诺斯村发生了山体滑坡,绝大部门衡宇都被山体滑坡所掩埋,整个乡村险些完全消失,造成超百名村民死亡或失踪。
灾害发生后,尽管“鲇鱼”强度已削弱,但当地连续降雨、山体滑坡致使多条公路和桥梁无法通行,为搜救行动增加了困难。据悉,截至当地时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受“鲇鱼”影响,有16座都市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有10393座衡宇被损毁。
类似于“鲇鱼”这样“弱台风”却带来较大影响的,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2018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是当年登陆我国的第一个台风,它整个生命史期间最强级别为热带风暴级(8级),也是一个“弱台风”,但由于移速缓慢、路径庞大、三次登陆的特点,加之与西南季风相结合,水汽条件富足,其时带来的降雨连续时间长、强度大。
500万彩票网
台风来袭,两个防御盲区要注意
董林强调,台风来袭,在防御上有两个常见的盲区。
第一个盲区,就是面对级别比力弱的台风,民众容易掉以轻心。但实际上,级别弱不代表它的影响弱,一旦弱台风来到某些特殊地形(如迎风坡),或者遇上西南季风、冷空气等“帮凶”加持,有了富足的水汽输送通道或者气流上升运动加剧,就可能让弱台风突然“逆袭”,制造出超乎寻常的降雨。
所以,一定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台风,哪怕它强度弱、结构“松散”,民众仍需动态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避风,加固口岸设施。
第二个盲区,就是认为台风登陆了就宁静了。但其实,许多台风登陆后,风雨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台风过境,经常会带来暴雨,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定不行以掉以轻心。
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宝典系列之台风
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灼烁网、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