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焦点技术自主可控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集约高效的实况业务体系基本形成,“云+端”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越发成熟……两年来,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事情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预报精准目标连续发力,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升。
雨骤、风急、浪高,不只在汛期,在气候变化配景下,高影响天气多发、频发、重发,越来越频繁地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天气庞洪水平日渐“升级”的同时,数值预报业务支撑能力也在不停增强,成为预报精准的底气。2021年,我国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到达90%;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稳居国际先进行列,全球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我国更首次实现对全球规模台风的预报,可用天数稳定在7.8天左右。
两年来,气象预报业务体系不停完善,多种以精准、实时为特点、全面应用新技术的预报产物实现业务化。1小时间隔、每3小时更新的12小时分类强对流预报,1小时间隔、每小时更新的24小时全国网格预报,3小时间隔、每日两次更新的0至10天全球网格预报接连投入业务运行,全国50公里、区域25公里延伸期(10至30天)网格预测产物投入试运行。从短时临近预报到短期预报再到中期和延伸期预报、气候预测,预报预测业务体系获得全方位升级,小到捕捉雷暴大风动态,大到预测未来天气趋势,无漏洞的预报预测能力正在逐渐增强。? ??
中国气象局(CMA)全球天气模式的不停更新换代,为预报业务体系升级、预报能力提升注入焦点动力。两年来,CMA全球天气模式及区域模式历经多次更新,全球智能网格预报技术获得革新,强对流网格客观预报要领取得突破,技术先进性与预报质量进一步提高。2021年以来,CMA全球天气模式完成物理历程技术革新,台风模式实现“一带一路”数值预报业务整合,国产模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正不停缩小。
中国气象局(CMA)数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供图
我国气候预测能力同样取得突破。中国气象局次季节-季节-年际尺度一体化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CMA-CPS)研发完成并投入准业务化运行,气候预测性能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亚洲季风指数等的预测性能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事情再添科技利器。
气象实况业务体系的基本形成,支撑着预报预测能力再上新台阶。两年来,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物(CMA-CA)投入业务应用,与国际第三代全球再分析产物总体质量相当,对降低我国气象业务科研对外洋数据产物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1公里多源融合实况产物投入业务试运行,气象实况分析产物分辨率由5公里升级为1公里,每小时宣布一次,为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基于位置查询天气实况等需要高精度数据的领域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撑。
作为预报业务“大厦”的“地基”,两年来,气象信息化水平不停提高。中国气象局建成高速气象网络、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盘算机系统,形成“云+端”的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获得应用,气象信息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象数据业务能力大幅提高。2020年12月21日,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实现业务运行,28个国家级业务系统纳入实时监控。2021年12月15日,推进气象业务系统转型升级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正式业务运行,业务系统集约整合和“云化”革新取得明显进展。? ?
500万彩票网平台
(作者:刘钊 谷星月 责任编辑:张明禄)